-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栏[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数[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收[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征[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刊[10/06]
安徽水运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输线无疑是符合吴王阖闯争霸意图的。经两年工夫,这条连接太湖流域与丹阳湖流域东西通注的宏伟工程全部峻二f-,“自是,河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④为表
输线无疑是符合吴王阖闯争霸意图的。经两年工夫,这条连接太湖流域与丹阳湖流域东西通注的宏伟工程全部峻二f-,“自是,河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④为表彰伍员对建筑这一工程的杰出贡献,故将其命名为胥溪,往后亦有人称之胥河或胥溪河的。不管如何称呼,但都不能改变胥溪只是中江的一个河段这个自然地理形成的客观史宴。由此看来,马茂堂同志所说的“从吴国的国都(今苏州)起,过太湖,经宜兴、高淳,穿石臼湖,(系固城湖之误一一引者注)到芜湖注入长江,开凿了胥溪”,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至予有人说,“水阳江从宣城水阳镇以下直至芜湖入江口段,历史上称为中征。”⑧那就更是不可信了,因为此说既无任何历史根据,又不符合中江取名的科学原理。水阳江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文流之一,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水阳江的水源分别来自东漳与西溪,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皖浙交界处的天目山北麓与绩溪县的笼丛山脉。然而人们通常都习惯把这两条从不同方向进入宁国县境内而后又在河沥溪镇汇合的溪流统称为宁国溪。合流后即淌入宣城县境内,经水东、孙家埠,新河庄、水阳镇直至当涂鸟溪镇而后进入丹阳湖,原本是同胥溪相通相连的,可是自台潆筑五堰后就改变了水阻江水东流的趋势,詹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说:“芜湖水在当涂县西南八十里(其距离正好是现在的鸟溪镇——引者注)注入丹阳湖,西北流入大江。”宋代王象之著《舆地纪胜》亦有详细记载:“《水经》云‘中江在丹阳芜湖县,东南至会稽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入海,。今县河(即芜湖水)东达黄池,又三湖,至银林止,所谓中江东至阳羡,即此也。苏、常承此江下流,常病湮没,后筑银林五堰以窒之,自是中江不复东,而宣、歙诸水皆由芜湖西达大江矣。”明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堰为坝,之后坝身又不断加固增高,使得这条原来畅通东流的水道完全阻塞了,“湖水艰于东注",因此不得不改变流向,以至于形成如今的水流格局。现在水阳江水就是通过十多公里长的运粮河,水流至花津汇入姑溪河的,缓缓流淌40公里后,在当涂县城东南侧会合青弋江分流出来而又同水阳江相通的青山河,继续西行至太平口注入长江。全长270公里的流经线路是那样的清清楚楚,人们对此并不陌生,然而现在突然来个水阳江“至芜湖入江”,真Ⅱq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中江之说更是令人迷惑不解。我们都知道在芜湖下长街中江塔下入江的那条水道是青弋江,而非桶阳江,这两条河流纵横交镨,虽有其内在联系,但也不能名目不分、张冠李戴啊!二、胥溪不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伍员凿岗阜建胥溪运河这件事,往后的史籍还是有所反映的。《宋会要辑稿》记录宋代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建康知府张孝祥所说的一段话:“按《图经》,昔吴王阖闯伐楚,以伍相举兵,因开此渎(指胥溪),以利漕运。”《图经》为大中祥符时(公元1008——1017年)的官书,是根据以往的档案材料并参考大量典籍而后撰写的,所记之事可‘靠性较大。宋代著名水利学家单锷在《吴中水利书》里亦称:“公辅以为五堰(此处指胥溪),自春秋时吴王闺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钱公辅是江苏武进人氏,而单锷又是江苏宜兴县人,他们无疑熟悉家乡一带太湖流域的地理与历史情况,所叙之事应当是可信的。·{9每·既然确定胥溪为伍胥子兴建,那么其建成时间就不会早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我们首先从伍子胥叛楚来吴与阖闾楚执政的时间上来看,《左传》宣公四年载:“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史记·伍子胥传》:“闰间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砂公元前514年阖闾开始执政,同楚昭王即位只相差一年,可见伍子胥在阖闯身边谋国事、率众建胥溪也只可能是在公元]掎514年以后。但是早在胥溪运河通行之前,江淮地区就已经有了人工开凿的运河存在。《水经注·济水注》引刘成国的《徐圈地理志》说:“(徐)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云矢,以得天瑞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目前学术界对徐偃王的统治年代虽有周穆王同时、楚文王同时、楚庄王同时等多种意见,那么我们就以最晚的年代楚庄王即位时间(公元前613年)来算,也要比胥溪运河建成的时间早于上百年啊!徐偃王时:所筑的通行于陈蔡间的人工运河,当时并无专名,我们就沿用《中国水利史稿》(上册)的说法称之为陈蔡运河吧l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是不是人类最早的第一条运河,(因为有的报刊这样说)我们还不敢定夺,有待于大家继续探究,尤其是通过考古发现,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是最好不过的了。陈蔡运河的行经路线相当于当今的淮阳——沈丘——一新蔡一线,全长约一百余公里。这个区域原来就有很多自然河道,一般为东西走向,南北间并不通联,陈蔡运河工程的主持者就利用了颍水分出来的淡水,其西段可能利用了沙河前身的大滟水,加之以人工斧凿,使之通畅到当时另一个诸侯国蔡国。这就是出现于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我国最早运河——陈蔡运河的大致情况吧!为什么胥溪运河的建设晚于陈蔡运河呢?只要对先秦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汉文化最初发祥于黄河中游的黄土谷地,也就是仰韶文化或彩陶遗物分布的核心地区,而后向东、向南逐渐扩展。南方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然而开发较晚,据考定,以太湖为活动中心的吴国,其建立}时问还在越国之后,严格说它还是从越族部落分衍出来的一部分,其统治集团系由北方来的所谓“泰伯,,、“虞仲"的一支,他们来到江南后同当地的土著,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越之后裔相融合,而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诸侯国。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加之统治者注意利用太湖流域越优的地理条件,不断围垦种植,努力发展生产,就这样,到吴王僚的统治时期吴国就成了春秋七强之一。运河的建筑是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历史发展情况看,最早的运河开凿,不可能在长江以南,而只能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这已成为一个不容怀疑的史实。三、汴渠、通济渠、广济渠汴渠(又称汴河)、通济渠、广济渠三者虽有承袭关系,但并非单纯是一个先后名称更易的问题,最为重要的却在于河道流经路线的变化与差异。+汴渠是指自荥阳至徐州八百余里全河段的总名。在西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前并无此称而只有分段命名:浚仪以上称鸿沟,或日狼荡渠,其中不同水段又分别叫作济水或官渡水;浚仪附近的一段,又一度称之“浚仪渠";浚仪以下至彭城(即今徐州)的一段,古称丹水,又叫汲水,在这一段中,蒙县(即今河南商丘市)以上水段又称甾获渠,蒙县以下又称获水。可见这条水道古时并无一个统一的名称,只是在王景主持修治⑥以后,·Z05·才有了统一的命名——“汴渠"。为什么要以汴渠命名呢?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在汴渠引黄水口原有一条卞水,《汉书·地理志》在“河南郡·荥阳"条下有注日,“卞水·’冯池皆在西南。”卞水靠近黄河,是鸿沟的交流,既然“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可见卞水已遭破坏。汴渠的引黄水口,也正是王景治汴工程的起点。(二)浚仪以下有汲水,靠汲’’与靠汴"同音,在卞字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就成之“汴’’,既区别于“卞”,又与“汲”音同,以汴渠来命名这条水道全程既能总其名,又易为人所接受。古籍对汴渠行经线路记叙得最详细清楚的,乃是郦道元的《水经注》,文曰:“汴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又东至梁郡蒙县北,又东过萧县南,睢水北流注之。又东至彭城县北,东入于泗。泗水东南过彭城县东北,东南过吕县南,又东南过下邳西。又东南入于海。刀以今名释之,即汴渠于今郑州市北,京广铁路黄汇桥以西之广武山北的板渚引黄河水进渠,东流经河南凉阳县南,中牟县北,开封市东,杞、睢等县北,民权县南,商丘市虞城县北,安徽砀山县东,萧县南,流至今江苏徐州市区东北,会合北来的泗水,经邳县而后在淮阴西北注之古淮河道。’·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405年)开凿的通济渠,虽然利用了古渠道的不少河段,但并非是走王景治汴的老路线。所以历代议论通济渠者均说是开凿,而非修治,据古籍记载,在商丘以西行路线与古汴渠基本上相同,商丘以下行取直路,经夏邑、永城、宿县、灵璧、泗县到古泗州直接入淮。顾祖禹对这一变化讲得很清楚,他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自隋以前,自归德府(即今商丘)界东北流,达虞城、夏邑县北,而入江南徐州界,过砀山北,肖县南至徐州北合于泗(水)。自隋以后,则由归德府境东南流,达夏邑、永城南,至泗少I'i两城间,⑦而合于淮(水)。"《宿县志》也说,通济渠同古汴渠是有区别的,“盖古之言者有二道:一彭城,一宿州。宿之汴即隋之通济渠,唐宋以为襟要,而徐之汴无闻焉。徐之汴,即古汴水,它与泗水汇合于彭城,甫北朝时为通渠。宿之汴,即隋开的通济渠,东注泗州⑧,下入于淮,唐宋因之即古汴水。’’《灵璧志略》亦曾说过:矗大业通济渠,由夏、(指夏邑)永(永城)至虹(即今安徽泗县)、泗(泗州即临淮)别开一道。”马茂堂同志所云通济渠至唐代改名为广济渠,当然并非独出心裁,而是语有所本。《宋史·河渠书》云;“汴河自[隋j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入淮,至唐改名广济。”《j波·地理志》承其说,“萧(县)有古汴渠,隋时汴水仍归彭城,别为通济渠,唐名广济渠。矽同治年间编纂的《徐州府志》来得更加干脆,断定“唐沿隋志,改通济渠为广济渠。”上述说法本属虚拟,是不符史实的,但经过一再渲染后却成了一种定论,使一些人信以为真。’广济渠并非是通济渠的异名,两者行经路线不同,航运效益也不一样,这在《旧唐书‘齐浣传》里讲得很清楚:靠数年,复为汴,’I'I束ll史。淮、汴水运路,自虹县至临淮一百五十里,水流急逮,用旧牛曳竹索上下,流急难制。浣乃奏自虹县下开河,三十余里入清河,百余里出清水,又开河至淮阴北入淮,免淮流湍险之害。久之,新河水复浚急,又多僵石,漕运艰涩,行旋弊之。"《通典》卷十食货志中亦有一段唐开广济渠的记载:“(开元)二十七年,河南采访使齐浣以江淮漕运经淮水波涛有沉损,遂开广济渠下流,自泅州虹县至楚州淮阴北十八里合于淮,不逾时毕功,既而以水流竣急,行旅艰·】06·险,旅即停废,却曲旧河。"《旧唐书》中所记之“清河矽、“清水"就是泗水,由于当时水流清湛,故名之。据见须先生考定,古籍中屡见之泗口、清口、清泗口实际上即是泗水入淮口。⑨胡三省注通鉴引南北对境图所说的,“淮阴县距淮五十步,北对清河口十里”这旬记实性的话,亦可作为旁证。两渠行经路线所不同的是在虹县至入淮I:1这一百五十里水道上,故齐浣请奏“自虹县以下开河”。所谓开河亦非是全部破土开挖,而是当中有百余里可假泗水原有的河道,只不过是在虹县至清河白开凿三十里而已。有的人看到广济渠先入泗后入淮,于是就认为又恢复到了古汴水的线路,甚至于对隋开通济渠自商丘以下改流东南向这一基本史实也产生了怀疑,这当然是不应该的。’此外,与上述论谲有关的几个问题,不妨也在此提出来与马茂堂同志商榷。(一)马茂堂同志说,“通济渠西段曾名漕渠和洛水,东段曾名汴河或汴渠。”此说不知源于何处。据我所知,洛水在汴引黄水El以西,并不在这条八百余里水道的范围以内,既然如此,怎么能成为通济渠西段的命名呢。如前所述,汴河或汴渠都是全河段的总称,而非是什么东段的专称,实际上通济渠亦并无什么东西段之分。自商丘段始,老汴渠水流向东北,而隋之通济渠改线为东南流向,这个问题是清楚不过的,我们已在前面作过阐释,在此就不再唠叨了。(二)马茂堂同志说,“广德三年(公元764年——作者按,系76-5年之误)三月,派刘晏疏浚汴水。”经查对,此论断与史实不符。关于刘晏的活动在《新唐书‘刘晏传》中记载得很明确。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刘晏任转运使,悉心调查,亲浮淮、泗,达于汴,入于河,弄清河淮水线与漕运利弊,而后呈文于宰相元载。《+新唐书》记此事日:元载得其书,“即尽以漕事委晏,故晏尽得其才,岁输始至,天子大悦……凡岁致四十斛。”刘晏对改革漕运是有一套办法的,他依据诸河道的不同特点,分置载运船只类型,“江船之运积扬州,汴船之运积江阴,江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又以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率,未十年,人人习河险。"⑩刘晏在安史之乱后为代宗治理经济、改革漕运确实有其重大的贡献,但由此而推论出他曾尽心疏浚过汴渠,这恐怕是言过其实了。我们都知道,搞水运是一回事,治理水道却又是另一回事,就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水运交通部门的工作亦并不能代替水利部门的工作啊!(三)马茂堂同志将汴渠湮废完全归之于金入南侵,黄河主流南移而造成的。这固然是一种传统看法,但并不公允。其实河道兴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个历史演变过程,突发论是一种简单片面的推论方法,是不可取的。黄河下游河道经徐州南行汇淮泗入海由来已久,西汉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新垣平与汉文帝对话中就有“今河溢通泗”⑩之语。西汉元光三年(公元131年)五月,黄河在瓠子(今濮阳县西南)决口,“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汉平帝时,黄河“行汴渠东南入淮,亦行济渎东北入海,与后世南北清河之分派几相类矣。"⑩黄河含沙量之多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宋史·河渠志》所云搿河流混浊,泥沙相半。"虽然语气有所夸张,但是黄水入汴带来大量沉沙,不断淤塞河床,严重影响水运,确实是个久已存在的事实。我们在研究水道兴废原因的时候,切勿作绝对化简单化的判断,而应当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认真分析,既要从纵·罩07·向上作历史的考察,又要用科学的方法,从横向上分层次的进行比较剖解。金人南下,(马茂堂同志用“南侵"的讲法是:f妥当的,因为当时在内地统治的汉人政权北宋王朝同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统治集团金国同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之间确有矛盾,甚至于大动干戈,长期内战,然而却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的问题。)固然是加快了汴河淤塞的进程,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不可忽视的。当初兴建时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速度,而对质量尚未重视,以至于工程设施简陋,遗留问题甚多。从引黄水口随水流带过来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而又长期得不到治理,如此天长日久,当然就积重难返了。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既有社会的原因,亦有l刍然的因素,两者交错发生影响而后形成一种巨大的破坏力,使得那个历史上炫耀一时的水运工程河床壅高、河道淤塞,最终断水截流,以至于在中国地面上消失,成之历史遗迹,这决非是偶然的突发事件。-安徽交通志的编纂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必然会牵涉到为数甚多的水运史上的问题,看来开展安徽水运史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而这~方面的工作目前还刚刚起步。本文仅就马茂堂同志文章中提到的有关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亦可能有不正确之处,祈望得到马茂堂同志及史学界同仁的赐教。注l①见魏嵩山:《胥溪运河形成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i9so年第四期)魏嵩山、王文楚:《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二辑)。文中说,“胥溪运河原是一条自然的河流,刀“其河的形成当是水流溯流侵蚀的结果"。刘德岑:《先秦时代运河沿革初探》(《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二期和第三期),文日,“吴国西部原本有一条自然河流叫做陵水,陵水就是胥溪的前身·陵水连着固城湖,这一带是吴楚两国之间的交通要道。"汪家俭:《《关于胥溪运河的若干问题》(《太湖水利史论文集》第109页至117页),文章从地质、地貌、钻孔、水文几个方面论证胥溪不是自然形成的河川,而是人工开凿的运河。笔者也持后一种意见,详见《丹阳湖的历史变迁》。(《<安徽史志通讯》1986年第四期)②《汉书‘地理志》丹阳郡·芜湖下:“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扬扑1]ll。”《续汉书·郡国志》芜湖下。“中江在西。”《水经注》t“中江,在丹阳芜湖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海。”(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421/533.html
上一篇: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
下一篇: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