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栏[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数[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收[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征[10/0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刊[10/06]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司佳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新民晚报讯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1日16时46分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年仅42岁。 司佳是上海人,199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华
新民晚报讯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1日16时46分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年仅42岁。
司佳是上海人,199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华师大二附中就学期间,她作为上海唯一的中学生代表出席全国学联第二十二届代表大会,并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第一届文科基地班录取。她2001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留学,2006年8月获博士学位。2006-2007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讲师,兼任圣约瑟夫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2007年8月起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16年11月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
司佳去世的消息传来,她的学生、同事异常悲痛。每个人都怀念这位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的老师。
司佳的专业和研究专长是中国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近代城市社会史、出版史等。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工作的13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开设“西方中国学研究文献讲读”、“近代史研究专题讲座”、“专业英语”及全英文授课的“西方人在中国:1500-1900”等课程,注重在授课内容中强调中英文原始资料的解读与运用,训练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由知识接受转向对研究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014年司佳教授主讲的全英文课程“中国历史:改良到革命”获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从2015年起,她负责历史学系英文硕士项目“中国历史与文化”,在外国留学生招生、培养、课程安排、论文指导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直至病发之后,还坚持完成了今年7月毕业的一位留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
司佳的研究,着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她承担了“早期新教传教士中文作品与手稿研究”“欧美视阈中的晚清上海社会文化”“旅行与影像: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的异域文化体验”等国家社科基金及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使用者、历史文本及语言景观》《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等学术专著,编著翻译了《近代东亚国际视阈下的基督教教育与文化认同》《中国纪行:从旧世界到新世界》等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英文著作《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使用者、历史文本及语言景观》在国外出版,书中探讨英语的引入和流传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语言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2016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她的专著《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大量使用第一手外语档案和史料,结合运用《清代筹办夷务始末》等中文档案、报纸等资料,以全球化理论以及后殖民理论为关照,提出中国本位见解,是一部极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司佳教授还在《东亚历史与文化评论》《宗教与科学》《近代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学术研究》《史林》《复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十九世纪上海的通商口岸英语:使用者、声音与形象》一文,发表于美国东亚研究领域权威刊物《东亚历史与文化评论》,探讨外来语言文化在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的中文作品与翻译策略》一文,探讨传教士在华布道策略,视角新颖。
近年来,司佳在《近代史研究》和《世界宗教》刊发了两篇关于《梁发日记》研究,在其日记整理与研究方面有着新的开拓性贡献。她的研究成果史料扎实,视野开阔,理论严谨,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宗教学,通过跨学科研究,取得了开拓性进展。此外,司佳教授在上海史、外来语言文化在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社会变迁等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来源:杭州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zonghexinwen/2020/1014/356.html
上一篇:沉痛悼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司佳老师
下一篇:探秘真实的“街亭之战”